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大学体育是公共基础必修课,共分四个学期:大学体育1、大学体育2、大学体育3、大学体育4。每学期32学时,计1个学分,共计4个学分。
1.选项设置 :足球、篮球、气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瑜伽、形体、健美操、器械健身、田径、八段锦、八极拳、轮滑、匹克球
2.体育保健:为因患病、残疾、体弱、特殊体型等原因不适宜参加运动负荷较大的体育活动的学生开设的以指导康复、保健为主的适应性体育课程。
二、大学体育课程常规
1.不准无故旷课、缺课、迟到、早退、缺考等。
2.上课时务必穿着运动服、运动鞋,上课过程中不准使用手机等通讯器材。
3.体育课上要做好参与锻炼的身体准备,注意安全防护,避免伤害事故,听从教师安排,按照教师要求上课。发扬团结互助、勇于创新、顽强拼搏、积极向上的集体主义精神,教师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4.体育课上注意爱护教学器材,遵守体育场馆相关规定。
三、大学体育成绩管理
体育课的成绩,由任课教师随堂考试,教研室汇总,并在每学期期末录入学校的教务系统。
1.平时成绩(30分)
考查学生出勤率、课堂表现、进步幅度、合作能力、参与度
2.选项课技能(40分)
考查学生课堂学习成果,评分标准见各项教学大纲
3.心肺功能测试(30分)
考查学生1000米(男子),800米(女子)跑能力,参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分制定体育课标准。
四、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
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学生测试成绩列入学生档案,作为对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体测成绩不及格者,在本学年度准予补测一次。若补测仍不及格,则学年成绩评定为不及格。学生四年体测综合分达不到50分,按结业处理。体测综合分计算方法:综合分=前三年体测成绩的平均值×50%+最后一年体测成绩×50%。
1.体质健康测试每年进行一次,无身体原因的学生必须参加。
2.测试项目
男生:身高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引体向上、50 米、1000 米。
女生:身高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仰卧起坐、50 米、800 米。
3. 学生因病或残疾可持县级以上医疗单位证明,办理免予测试申请,经分校卫生所核准,方可免测。免予测试的学生体测成绩登记为60分,相关材料毕业时存入学生档案。免予测试的学生不能报选运动性体育课程,须按规定转入体育保健班。